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Qinghai university),简称青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理事单位,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西部计算机教育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青海大学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青海大学被撤销。1971年恢复成包括工、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截至2020年1月, 学校占地3000余亩;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0个,本科专业69个;有15个学院、26个系(部);有教职工4615人,在校生27000余人。 

 

优势研发领域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4615人,其中医护和专职科研人员2565人、专任教师1467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7%。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1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9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60余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6个研究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2项,获得资助经费4.7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289项。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90项,获得成果488项,其中国际领先10项、国际先进32项、培育新品种35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人次,青海省科技进步奖35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3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00余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002-2007年,青海大学累计投入科研总经费11619.12万元,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各类科研项目由2002年的46项增加到2006年的11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由2002年的33项增加到2006年的6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到2007年,田正科研究员先后育成春油菜品种18个,尤其“青油14号”的全面推广,实现了甘蓝型油菜生产的全面优质化。杜德志作为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培育出了“青杂1号”至“青杂4号”油菜品种 。四项科研成果获2012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农科院、医学院以第一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的选育与推广”、“藏羚羊高原适应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获二等奖;农科院、农牧学院独立完成的“油菜田草害治理综合配套新技术示范” 、“青海花卉种球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获三等奖;另外,农科院为第四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开发技术集成及产业化”成果获一等奖 。 截止2017年底,全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为167万册,其中校本部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88万册,涵盖理、工、农、文、史、经、哲、法、教育、管、医等十几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77个,电子图书80万种,电子期刊近4.8万种。

重要项目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