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研发领域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961人,有专职教师180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1%,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团队,7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9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97%。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为1669人,比例达到92.6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有1010人,比例达到56.08%。
2014年,学校作为第一署名单位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数为2368篇,其中SCI649篇,排名第78位(2013年为472篇,88位);EI1124篇,排名第37位(2013年为922篇,43位);CPCI-S595篇,排名第8位(2013年为535篇,12位)。2015年,共申请专利1021项,其中发明专利526项;获得专利授权544项,其中发明专利276项。
2015年,学校科研经费5.85亿元。黄国和教授与唐振武教授3篇Letter论文在Nature 、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入选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论文1520篇,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收录论文649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进了10名。
2016年,学校科研经费6.019亿元;学术论文实现量与质的同步增长,科技论文、论文被引用次全国高校排名位居前列;王祥科团队撰写的论文荣获2015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015年,学校各类纵向科技项目获得立项项目278项,2名教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项重点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2015年,学校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1项,其中一等奖7项。共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项。其中,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7项。
2016年,学校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其中作为主持单位获得教育部一等奖2项、河北省一等奖1项。
截至2016年3月,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分为校部图书馆及保定校区图书馆,图书总数239.15万册,包括纸质图书、纸质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其中,生均图书86.90册,电子图书312.61万册,电子期刊3.75万余册,电子资源数据库96个。
截至2016年底,校部图书馆有纸质中外文图书103万余册,期刊合订本7万余册;订购中外文报刊1082种;电子图书、电子论文和电子期刊的馆藏量分别为128万余折合册、159万余折合册和22万余折合册;有中国学术期刊、读秀知识库、SCI、EI、IEL、ASME、Elsevier等中外文网络数据库(含镜像)近70个(北京、保定两地共享),形成了以电力、动力文献为特色并涵盖经济、管理、信息及人文学等多学科多形式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