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1952年8月,改称“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化学部分与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1978年12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我国化学界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有聚焦资源与环境、先进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开发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类资源;发展先进结构、先进复合、先进功能三类材料;开拓清洁能源、储能、节能三类技术。

据2018年7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现有职工8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140人,国家千人计划11人、万人计划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38人,有4个团队获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研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优势研发领域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有职工91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133人,国家千人计划4人、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53人。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一批精密的仪器设备,有具备经验的研究人员维护,指导使用。主要的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仪(NMR 100MHz,400MHz)、电子能谱仪(XPS)、电子显微镜(透射、扫描、电子、衍射)、顺磁共振仪(ESR)、四圆衍射仪、四级串联质谱仪、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电喷雾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40多项,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58项,院省(部)级成果奖380多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1700多项、授权90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4000多篇。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图书馆配有计算机检索系统,藏书83000余册,学术刊物4000余种。

重要项目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中国科学院工程化研发平台。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