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氏鲍引种与杂交育种技术

小试    |    整体方案    |    中国 咨询:0   |   浏览:100
技术编号:G19013010113901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所属领域:生物医药
应用行业:生产\加工\制造,其它

西氏鲍引种与杂交育种技术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引进日本的优良养殖品种西氏鲍,对其开展驯化与扩繁,成功扩繁出西氏鲍种苗,为我国鲍鱼养殖产业增添了一种新的优良养殖鲍种。同时开展西氏鲍与本土养殖种类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杂交育种,在引种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亲…

技术详述

本项目通过引进日本的优良养殖品种西氏鲍,对其开展驯化与扩繁,成功扩繁出西氏鲍种苗,为我国鲍鱼养殖产业增添了一种新的优良养殖鲍种。同时开展西氏鲍与本土养殖种类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杂交育种,在引种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亲贝促熟技术、催产技术、种间杂交授精调控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培育出种间杂交新品系。该成果解决了西氏鲍引种、驯化、扩繁和养殖各个环节的技术问题,使西氏鲍成为我国新的养殖品种,同时成功突破种间杂交异种配子不亲和障碍,解决了种间杂交系列技术问题,杂交受精率达到70%以上,批量培育西氏鲍与盘鲍、皱纹盘鲍种间杂交种鲍苗,杂交种在养殖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方面与现有养殖鲍种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杂种优势明显。该成果获2008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现已批量培育出西氏鲍种苗和种间杂交苗,并已在沿海主要鲍鱼养殖集中区进行应用推广,结果表明,杂交种苗具有高的抗病性和耐高温能力。通过应用本项目技术,预期杂交鲍的养殖存活率将比现有养殖种-皱纹盘鲍提高20%以上,尤其是在病害流行的年份,经济效益的提高更为显著。预计在几年内有望形成更大的养殖规模,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由于西氏鲍和西氏鲍杂交种的高抗病性特点,可以大大减少育苗和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量,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技术优势

本技术已经成熟,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本技术综合应用亲贝促熟、催产、种间杂交授精调控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确保杂交受精率达70%以上。

适用对象

技术转让。